人人都有小怪癖,冠军教练勒夫算老几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欧洲杯小组赛德国队对北爱尔兰队的比赛打响,德国队主帅勒夫赛前曾说对自己抠鼻子的癖好会加以控制,然而在比赛中,德国队的男神主帅又把罪恶的手伸向了鼻孔。而第一场比赛里,他竟然当众摸起了裤裆……
说到足坛作风优雅的主帅,相貌英俊,有仿佛刀削面孔,又总是以毛衣和衬衫示人的勒夫可算是一个代表。但说到有怪癖的主帅,拥有喜欢抠鼻孔甚至吃鼻屎等恶趣味的他也是不遑多让。
本届欧洲杯第一场对阵乌克兰的比赛中,勒夫竟然摸起了裤裆。
这是思考时候的小动作吗?他为啥在公共场合还这样……
虽然有点恶心,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很多人下意识都有一些小怪癖,这是为什么呢?
摸裤裆:别紧张、我最牛
勒夫为什么要摸裤裆?这其实是很多男人都做的事情,许多人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都很自然地摸着自己的裤裆。这包括你的手完全放在你的内裤内,偶尔低下头整理,或者只是单纯的摸摸。
脑补这样一个场景:经过一天的辛苦工作,也许你坐在沙发上休息,用手机在刷微信,抬起你的脚,然后你的手滑向了你的裆部。
那么男人为什么要做这些举动呢?有三个令人惊讶的原因可以解释。
1.自我保护反应
有人认为,男性的手经常性在裤裆周围做奇怪的事情,是因为他们下意识想要保护这个位置,这一动作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并帮助他们放松。就像防止一个朋友对你开玩笑或者不小心撞过来的小朋友一样,这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球员总是习惯性的调整裆部。
2.缓解紧张
一篇发表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研究表明,当你紧张的时候,揉一揉自己的身体(胃部或其他部位)可以释放催产素(一种帮助你镇静下来的激素),这可能也是摸裤裆能帮助你放松的原因之一。
不过,如果你在一个公司的重要会议上公开摩挲裆部,有可能被炒鱿鱼哦。其实在演讲中有一个技巧,演讲者可以触摸自己的手臂或脖子上减少焦虑。当然,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球员没有一个人这么干,因为这意味着他在暗示队友,战术发生了改变。
3.确定你的优势
也有人说,面对竞争对手时,有意识或下意识地把手放在裤裆意味着你正在告诉对方谁才是大BOSS。从进化的角度说,交配能力最强的人是赢家,所以摸裤裆具有宣示主权的作用。
不说这么高深的生物学演进史,在不舒服的时候,调整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吧。
挖鼻孔:就在那儿,还挺爽
挖鼻孔有一个医学名词专门形容——强制性挖鼻综合症(Rhinotillexomania)。2001年有几名印度学者专门研究了这种现象,结论是确实非常普遍,他们因此获得了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关于这个现象最早的系统研究是在1995年,两位研究人员通过邮件的方式给美国威斯康辛州戴恩县的1000名成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其中有254人给回复。
在统计结果中,高达91%的受访者承认了自己挖鼻孔的行为,1.2%的受访者平均每小时挖一次。两个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挖鼻孔行为甚至非常明显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是,有两个受访者表示由于他们过度的挖鼻孔,直接把鼻中隔挖了个洞!挖穿了……
这不是一项完美的研究,毕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给予了反馈。五年后,印度班加罗尔的国家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Chittaranjan Andrade博士和Srihari博士决定对挖鼻孔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在班加罗尔的四所学校进行了调查,一所是来自社会底层阶级的孩子,两所来自中产阶级的家庭,还有一所来自高收入家庭。在对200个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承认了他们有挖鼻孔的习惯,平均每天四次。
只有7.6%的学生说他们每天会把手指伸到鼻孔里至少20次,差不多20%的学生认为他们有“严重的挖鼻孔问题”。大部分人说他们这样子做是为了缓解鼻子发痒和清除鼻子里的脏物,但也有24人(12%的人)承认他们挖鼻孔仅仅是觉得舒服。尽管咬手指或者是拔鼻毛被认为是强迫症,但Rhinotrichotillomania却并不被看作是强迫症。
但这并不意味着挖鼻孔的行为是绝对安全的,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一群荷兰的研究者发现: 挖鼻孔行为会导致细菌四处传播感染。他们发现和不挖鼻孔的人相比,经常挖鼻的人在耳朵,鼻子,喉咙周围容易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所以,既然存在这么多的风险,这种行为又容易导致别人的厌恶,那为什么我们仍然会做出这种行为呢?
很抱歉,这没有明确的一个答案,但就像Tom Stafford关于咬手指行为的解释一样:这可能包含着因为“清洁”行为而获得简单满足感,以及鼻子很容易够着的事实。换句话说,我们挖的原因是因为“它就在那儿”,而且“挖的时候很爽”。
抖腿症: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抖腿”大概是令很多人困扰的问题了,这个动作绝对上了“讨人厌”排行榜前十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自觉默默抖起了腿,根本无法控制,像是心里都装了一台缝纫机。
从神经行为学的角度来说,科学家有做过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思考时,假如身体同时做一些随意性动作,如抖腿晃手,大脑的工作区域被激活的程度会比没有动作时高,也就是说,抖腿使大脑能调动更多的能量来进行思考。这是不少正面临压力巨大的人,想对策的时候会忍不住踱来踱去的根本原因。
换个角度说,抑制身体不自觉的动作也是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当你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没有多余的认知资源来保持坐姿一动不动。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在抖腿的,而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知道。这是身体的一种自发反应,或者是身体的一种默认状态,身体需要动,但是又无法站起来走动,从而就有了这种节律性的抖动。
其实有节奏的抖动你的腿,会抑制你想要四处走走的冲动(想要离开不舒服的坐姿的本能),从而让你更加专心的从事手头的工作,然后,当你更容易集中精力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不宁腿综合症”,它的症状主要就是不可抑制地抖腿,和我们日常的抖腿行为比较相像。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主要与多巴胺代谢异常和铁缺乏等原因有关,并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抖腿行为,大多数都不属于疾病的范畴,而只是一种习惯动作罢了。
不过想抖腿的自己抖就好了,但请不要在后面蹬着别人的椅子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