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场的塑造及音量大小的调整--我学习混音的心得体会(四)
我认识的蛮多童鞋包括国内很多知名录音师都是这么来开始缩混的,在他们认为,只要听着好听,听起来舒服就行了。很多人还振振有词的说,反正混音是没有规则的,有很大的随意性,要怎么混看我自己喜欢呗,好听就行了。
如果都抱着这样的原则来缩混的话,我想最终的成品有多少人会觉得很好听呢?就像我们大陆很多混音师缩混出来的流行歌曲的唱片,为什么听起来和欧美、日韩、甚至是八九十年代的唱片的感觉有很大不同呢?除开录音素材的质量外,其实和我们的声场塑造有很大的关系。
声场的塑造决定音乐风格。不同风格的音乐,除了编曲配器来体现其差异之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声场本身来体现其音乐的风格。因为声场真实的再现了其真实演奏空间的情况,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时,乐队乐手的站位是不同的。而主流的音乐风格,经过数百年时间,其现场演奏时乐队乐手的排列方式基本已经标准化了,这种排列方式体现了某种音乐形式下最佳的音乐平衡的效果,基本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我们在缩混时要还原的声场要符合人们的这种约定俗称的习惯。欧美、日韩唱片里,基本上同一种风格的音乐,其同一种乐器的声场位置都是大体相同的,声像宽度也有一个固定变化的范围,就像Pop风格中,节奏乐器的声像位置都在-55到55之间,会有95度到110度的声场宽度,非常统一。所以,我们只要一听,就会有很熟悉的Pop的节奏的感觉,风格非常统一。而且这个基本已经成为其行业的标准,所有人混音时,都会自觉的按这个规则来设定节奏乐器的声场宽度。包括很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唱片,也是如此。而我们大陆做的Pop风格的东西,节奏乐器的宽度和声像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的,反正认为配器的时候有流行乐器四大件的音乐就是Pop,但问题是我们缩混出来的同样的乐器听出来的效果和别人做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你说摆成Jazz声场的Pop音乐还是真正意义上的Pop么?
所以,我们在缩混时要重视声场塑造这个环节,因为它决定了作品的框架和给人的整体印象。我经常看很多童鞋一个人声一修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其它乐器的声像都还没好好调整,这样子做肯定是不行的。做缩混,一定要能够分清主次,特别是在声场的塑造上,把最主要乐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主体结构和框架都还没出来的时候,去追求任何细节都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什么是主要乐器呢?从编曲的角度来说,乐器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旋律乐器,也就是用了演奏主旋律的乐器,同时也决定了整首音乐的音高,这个是最重要的。第二类是节奏乐器,用来配合旋律乐器,来决定整首音乐的速度和节拍的,从重要性上来说这是仅次于旋律乐器的。第三类,是织体乐器,是用于演奏主旋律的和弦部分的,常分多重,用来演奏和主旋律根音不同方式搭配的和弦。第四类,特效乐器,这类乐器是最不重要的,只是为了表达某些特定的元素,用以渲染烘托气氛。所以,我们在设定声场布局时,要先考虑旋律乐器和节奏乐器的位置,并将其放在声场中最重要的位置上,然后再去考虑织体乐器,最后再考虑特效乐器。
如何去进行不同风格的声场的乐器声像设置呢?这个我们只有多听一些优秀的作品来参考,同一种风格的音乐,有非常多的共性,不管是乐器的位置、声像宽度、不同类型乐器的音量比例,都是有着一些固定的规律的。我们要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反复研究,来总结出这些共性的规律。
我建议大家养成画声像位置分布图的习惯,选一些优秀的缩混作品来反复听,反复记录自己听的心得,包括画出大致的声像分布图。画多了,你就会非常容易的发现,其中很多共性的规律,视觉有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的理解声音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和定位。
就像我们建造房屋一样,一般都是要先有专业建筑师来设计房屋建筑图,然后再由专业人员按图纸施工,才能构建出符合我们预计的外观漂亮精美居住舒适的房屋。但是如果我们如果自己先什么都不管,自己就先拿水泥和砖块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造房子,那么最终是不是能够建成能住人的房子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外观精美了。也许现实里没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但是在缩混里,声场的设计上很多人都是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的,特别是新手。
我自己缩混的时候,并不是像很多新手那样先去推音量推子,而是先根据自己记忆中音乐风格类似、配器类似的声像分布图,按照从旋律乐器到节奏乐器再到织体乐器到特效乐器的顺序先设定乐器的声像位置和声像的宽度。人声我会先随便挂一个混响效果,调到听着顺耳即可,不会做特别精细的设置。然后来调整人声和各类乐器的音量比例。我会以旋律乐器为主体参照音量来平衡其它乐器和人声的音量,以确定它们在声场里的纵深,来完成作品初步的声场设计,也就是音乐平衡。
下面,是我自己设计的《爱的箴言》声场分布,分Jazz和Pop两种,其声像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之所以,会做这两个版本,是因为有的童鞋觉得这首歌也可以混成Pop风格的,但是通过试听比较后,我们发现Jazz风格更适合这首歌的编曲和配器,也更适合歌手的声音特点和表达方式。所以,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混音并不像很多新手想的那样有很大的发挥自己创意的空间。基本上只要编曲、配器完成,作品的风格定型,那么声场的设定基本上就是固化的了,没有太大的让我们去发挥的空间,最多在一些很小的细节处理上才会有着个人的个性化发挥的地方,但是那个是无关大局的。
[ 本帖最后由 慕容雨轩 于 13-5-16 20:2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